《黄河源若尔盖湿地水源涵养功能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评审通过


8月18日,《黄河源若尔盖湿地水源涵养功能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评审会在都江堰召开,方案得到州委、县委各级领导和到会专家的一致肯定,并正式明确修改定稿后报省政府入库,上报自然资源部争取国家立项。
州级项目省厅入库评审【7月31日】
据悉,该项目是继去年启动阿坝州及13县山水林田湖草项目方案编制,并于今年7月31日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申报入库评审之后,根据新的申报精神要求,又专门针对黄河源区四县专题启动的重点申报中央资金支持项目,该项编制工作历时近半年时间。
同时,此次评审会还审议通过了州属13个县级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至此又一次圆满划上句号。

会上,阿坝州属各职能局局长、副局长,州属13个县的3名副县长,及县属各职能局主要负责人共35人,与来自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省地质灾害研究会、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省林业勘测设计研究院、省环科院、省财评中心、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的潘开文、葛文彬等9名业内知名专家教授齐聚都江堰,对405队承担的14个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实施方案进行了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方案基础资料详实、基础工作扎实;方案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评价了黄河源若尔盖湿地水源涵养功能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各要素的主要生态问题,深刻阐述了修复治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给出了如何处理好黄河源区生态保护修复与地区高质量发展之间矛盾的系统性解决方案,为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建设青藏高原生态屏障探索了一条新思路。

2年来,该项目编制组作为405队每年年终最晚收工和年初最早复工的一个项目组,他们的足迹遍布阿坝州的山山水水,访遍州、县各个职能部门,收集了海量的基础信息数据,形成了数十个版本的过程报告,在办公室堆了一摞又一摞,用汗水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这一新领域书写着青春与豪情,诠释着项目部文化墙上的那一句:创造自己满意和有价值的精品。
—————— END ——————
文字 | 曹人心
图片 | 马妮
编辑 | 马妮
审核 | 刘平